看到城门春联高高挂起,“年”就慢慢的接近了。这些饱含深情祝福的春联作品,是从
退休教师张斌礼作为悬挂在永宁门东侧城门对联的创作者,亲临现场为大家解读这幅对联的寓意。
张斌礼老师介绍:“上联‘盛迈汉唐,欣华夏文明,铺春浩浩’表现了西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和华夏文明的传承。下联‘远扬钟鼓,话老秦故事,逐梦赳赳’借钟鼓楼的钟声和鼓声,展现了西安人开放包容、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西安市楹联协会秘书长徐熙彦,作为本次全球征春联活动评审方代表表示:“今年是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中国年’变成了‘世界年’。楹联协会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春联向世界展示春节的含义,展示楹联之美,展示中华文化之美,让世界爱上春节,从春联中读懂中国。”
2024年12月中国春节申遗成功,2025年乙巳蛇年春节不仅是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也是西安城墙悬挂春联的第二十届,每年悬挂于城门上的巨幅春联是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象征。
多年来,西安城墙积极响应“推动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城门春联为媒,搭建起百姓与传统文化的桥梁,不仅见证了春联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见证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2025乙巳新春中国城墙全球征春联活动得到了寿县、正定、襄阳、兴城、开封、荆州、广州、山西皇城相府以及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馆等十地古城墙(堡)机构的支持与参与,活动共收到全球华人创作的12000余副楹联作品。经过三轮严格的匿名评审,53副楹联作品表现优异、脱颖而出,其中24副高质量楹联作品被西安城墙选用。
未来,西安城墙将继续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使命,让 “非遗” 春节绽放光彩,让每一位走进西安城墙的游客,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让这份来自中国的文化瑰宝,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华彩。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第三声或第四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第一声或第二声)。
一般来说,城门的门洞上都有一块写着城门名称的匾额,为了不遮挡匾额,也为了美观,所以城门的对联没有横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