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葛昕彤 马懿轩 记者 庄剑翔)近日,来自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雕版印刷非遗交互科普小程序团队的同学们,正在进行小程序的测试工作。此次,他们将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雕版印刷真实还原在线上。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虽然逐渐有更先进的木活字、打印机替代它的功能,但这种文化遗产不能丢弃。”据团队负责人刘祺煜介绍,团队一直很敬佩李子柒弘扬民间传统文化的方式,时隔已久见到她学习雕漆隐花技法制作大漆衣橱的视频,更激发了成员们利用专业技能传承非遗的动力。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始创于唐代,到了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经过多方联络,团队前往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拜访陈氏雕版印刷第五代传承人朱旭。在他的展示与讲解下,团队不仅明白了详细的工艺流程,还了解到历代非遗传承人的跌宕人生和雕版承载的深厚文化,“雕版刻好的版面,用松烟墨在手工宣纸上印刷,即使存放千百年也没问题。”
现代快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为了真实还原场景、丰富资料库素材,小组成员逐条拍摄记录雕版印刷从备料到雕版、从刷印到装帧的二十余道工序。在梳理整合图片影像与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成员们分四个部分手工绘制出小程序的分镜脚本,为搭建交互科普小程序做准备、打基础。“我们根据陈氏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的现实经历,设计人物故事板块的动画,并通过技术方法,让用户点击动画即可观看相应AR场景。”小组成员施楠介绍,这样一来,用户不仅能体验到更丰富的内容,也可以依照自身兴趣,在不同绘本故事中了解雕版印刷每个方面的知识,感受来自千年前的匠心独运。
小程序整体采用长卷插画的形式,雕版印刷技艺的每个步骤都由三维动画和文字解读徐徐呈现而出。其间增加趣味游戏环节,用户通过参与答题,能够得到解锁隐物的碎片奖励。元素和图案的设计上模拟雕版印刷套色风格,在富有古朴典雅的文化气息的同时,也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
“难以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形式,使得传统手艺进入大众视野存在宣传盲区。”团队指导老师何亭表示,为了使雕版印刷适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家期望将先进的数字技术与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希望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助力非遗的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大离谱:大量中国人入境后遭盘问然后直接遣返!都是美国这个机场!原因耐人寻味…
被子越重,睡得越香!盖7kg厚被子,显著改善睡眠;盖4周,失眠改善50%!原因竟是...
开到想吐!有人返佛山400多公里开了11小时!广东多地无人机抓拍此类违法行为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芝奇推出 DDR5-6800 CL32 2x48GB 及 DDR5-6400 CL28 2x16GB 内存